[内容简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遣词造句中出现不规范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会极大的影响学生今后的语言文字学习,只有牢固的掌握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方法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教学实例中发现问题,并结合教学实例浅谈了解决思路,提出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两个观点,并给予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语感 整体把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更是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将这种优质文化传承下去,既是教师的使命,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在我曾执教的鄂教版二年级上学期这册语文书上让我深切的感受到汉语言运用的精妙之所在。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性,如何强调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如何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有效性,是这次研究的内容,结合这项研究的我提供了部分教学片段和反思以供大家思考。
片段一:
语文乐园(八)中强调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我让学生翻到《刮脸》这篇课文读一读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于其,读后有一位学生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原文是这样的,小贝当大声喊到:“理发员,你怎么还不防下报纸,让我等到什么时候才刮脸哪!”
学生提出:这句话明明是问句为什么最后要用感叹号?我让他们通读全文后再品读这段。思考过后,聪明的学生马上想到了两点:一是关键词“大声喊道”,这表现了小贝当情绪激昂;二是关键语气,虽然这段话是对理发师的质问,但更为强调的是小贝当对理发师的愤怒之情,因此在朗读这段时应以愤怒的语气为主,所以句子最后用上了感叹号。
大家对这个答案纷纷表示赞同,但是马上又有一位学生说道:“我们把标点符号换成问号‘?!’,不就可以了吗?”第二个问题便产生了,能将?!连用吗?诚然我们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经常看见作者为了表达复杂的心情,常常将多种标点符号齐齐用上,但是在传统正规的教材上却很少见到。
于是我给学生念了一段《语文基础知识》中关于标点符号用法的注解,书上写到:“如果一句话既有疑问句又有强烈感情,可以在句子末尾同时并用问号和感叹号。不过,也不要轻易地随便这样使用。遇到兼有疑问、感叹两种语气的句子时,应辨明它重在疑问还是重在感叹,根据它所着重表达的语气而决定采用哪一种句末点号,或用问号,或用感叹号。”这样一说,再问学生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没有啦!”
片断二:
在《滚铁环》一课中,在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时经常会出现将“一起”与“一齐”的读音混淆,原文上是“一齐”,但实际口语运用中似乎“一起”更为琅琅上口,这是笔者的手误还是笔者的“别有用心”?这个问题该不该探究下去?细细体味后发现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原文是这样写道:“条条乡间路在这里会合了,小伙伴们都滚着铁环跑来了。大家集合成一支铁环队伍,一齐朝前跑,跑向霞光,跑向太阳,跑进春天的怀抱。”学生通过朗读、查找资料、理解讨论等多种方式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队伍”是帮助理解的突破口,结合学生平时印象中的“队伍”,不难理解到只有整齐、步伐一致具有一定团体意识的方阵,我们才将之称为“队伍”,既然小伙伴集合成的是一支铁环队伍,那当然就要整齐地朝前跑,所以用的是强调整齐和同一地域的“一齐”,而非强调同时不受地域限制的“一起”了。一字之差,生动、完整地再现了作者当时写作的场景和用词原由。
这些教学中出现的疑问都直指在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性。如何落实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了呢?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适龄儿童在学校学习母语之前都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而语感的生成,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阅读量,也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给学生选择一些合适的阅读物也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定,例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名篇名著,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则应重视教科书阅读。
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之外就一定具有了良好的语感吗?不一定如此,因此教师除了对学生阅读量和阅读篇目的指导之外还应该给予一定的阅读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阅读方法有反复诵读、比较品评、展开想象。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例如片段二中学生对于“一起”与“一齐”两个词语的理解时使用了比较品评、展开想象两种学习方法,将单调的词语比较寄予生动、形象的理解,相信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更为深刻,更教会了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碰见如此的难题时如何解决的方法。
相信当学生拥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方法后他们的语感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 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
无论在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语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用词不够准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了?一是学生对词语意思理解出现问题,二是学生在用词时并未对词语的整段、整篇文章的语境进行整体的把握。
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呢?
(一) 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出发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出发,形成对一篇课文完整的鸟瞰式的全景图,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并在第一遍朗读中提出质疑。
(二)读出语感,整体把握。
富有情感的诵读,能真切地、敏锐地感受语言文字,是培养语感的最重要途径。多读,有利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深刻领会课文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的组织概括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课文描述的完整画面,进而培养整体把握能力。在片段一中学生的两个疑问来源于朗读中遇到的障碍,而问题的解决也是通过学生的朗读中的揣摩和品味。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文字工作,既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夯实学生汉语言功底不仅需要学生的咬文嚼字更需要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